上回提到N3C中的「N:需要」,分析會員現時未積極參與會務背後反映什麼需要尚未被滿足;這篇繼續分享「3C」,讓執委分析會員的特性、處境及力量。

 

N3C分析框架包括:

  • N: 需要 (Needs)
  • C1: 處境 (Circumstance)
  • C2: 特性 (Characteristics)
  • C3: 力量 (Capacity)

 

C1: 處境 (Circumstance)

當執委評估潛在會員的處境時,可以考慮他現正處於什麼的環境,當中包括居住環境、職業狀況及關係狀況等,因會員置身的處境將是直接影響其參與程度的因素。例如是一位潛在會員退休不久,相對有較多空餘時間協助會務,或希望退休後透過不同的平台或社團保持其社會參與或展現自己的能力。再舉一個例子,若潛在會員是一位照顧者,他需要長期照顧家屬,這個處境可能限制他的參與時間或程度。

 

C2: 特性 (Characteristics)

特性是指會員的特有性質,當中包括年齡、性別、性格、教育水平、價值觀、工作模式、身體狀況(長期性)及於自助組織的參與狀況等。例如一位潛在會員教育程度是初中,現時於組織參與是被動參與 (詳見: 社區參與量表 ),性格內向,不善於人際溝通,但善於文書工作,這些觀察與分析也是特性的一種。

 

C3: 力量 (Capacity) 

力量是指會員的能力(內在資源)及社交網絡(外在資源),力量能夠讓執委從會員的優點出發,以免墮進負面思考的陷阱。當中執委可以評估潛在會員有什麼能夠做到或可以做到什麼?他有什麼社交網絡或什麼人的支持?例如一位潛在會員是瑜伽導師,能夠運用這個能力帶領組織的小組。又例如一位潛在會員擁有廣泛的人脈,能夠網絡藥廠或社區團體與自助組織合作。

 

以上的3C並非教我們拒絕處境不利、特性條件不佳或力量較低的會員參與,反而是讓我們更理解對方的處境、資源及特性時,會更有效評估對方可接受的參與程度及期望。有見及此,我們更能欣賞每人的參與都可能是對方竭盡所能的程度,各施其職各安其位,並對其貢獻予以最真誠的感激及重視,這是執委在物色及培育新血時可以考慮及留意的部分。

N3C會員分析

需要
  • 歸屬感
  • 控制感
  • 安全感
  • 意義追求
  • 尊重
處境
  • 居住環境
  • 職業狀況
  • 與其他會員及執委的關係
特性
  • 身體狀況 (長期性)
  • 年齡
  • 性別
  • 工作模式
  • 參與情況
力量
  • 能力 (內在資源)
  • 社交網絡 (外在資源)

 

上圖總結N3C會員分析框架,當中的分析能夠給予執委對物色新血的啟示。筆者曾經與組織分享這個框架,他們提到其中一位潛在會員是非常盡責及有條理安排工作 (力量),現時積極參與組織活動,有時會協助探訪組的工作(特性),惟這位會員同時要兼任照顧工作與兼職(處境)。

 

聽過組織的分享後,我們便知道如果物色這位會員成為執委,有什麼值得注意,例如組織知道他同時兼任照顧與職業這個處境,執委會否共識及容許這位上心的會員有限度參與執委工作,甚至可以安排這位會員處理相對簡單的會務等。這些安排同時能夠滿足這位會員就控制感的需要,同時讓他覺得執委會能夠尊重及理解他的處境。

 

最後,N3C會員分析是一個工具評估潛在會員的情況,但分析是否準確是需要執委走到前線與會員對話和相處,才能真切理解他們的狀況。

 

參考資料

  1. 曾家達(2017)。《學習改變生活:知行易徑系統》。香港:策馬文創。
  2. 游達裕、曾家達(2017)。《知行易徑的路徑圖》。載李展熙、葉翠芬、游達裕。編著,《萬象》。香港:策馬文創。
Tags: 組織管理, 物色新血, N3C, 會員分析, 會員特性, 會員處境, 會員力量